本文发表于一年多前。旧文章可能包含过时内容。请检查页面中的信息自发布以来是否已变得不正确。
2023 年中国 Kubernetes 贡献者峰会快速回顾
2023 年 9 月 26 日,在 2023 年 KubeCon + CloudNativeCon + Open Source Summit China 的第一天,近 50 名贡献者齐聚上海,参加 Kubernetes 贡献者峰会。

2023 年 Kubernetes 贡献者峰会全体参与者
这标志着疫情三年后在中国举行的首次线下实体聚会。
愉快的聚会
活动以 KubeCon 联席主席之一、来自华为云的 Kevin Wang 和来自 Giant Swarm 的 Puja 的欢迎致辞拉开帷幕。
开幕致辞后,贡献者们简要地作了自我介绍。大多数与会者来自中国,而一些贡献者则专程从欧洲和美国远道而来参加此次会议。来自微软、英特尔、华为等公司的技术专家,以及像 DaoCloud 这样的新兴力量都出席了会议。无论人们是用欧美口音的英语交流,还是用地道的中文交谈,会场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。这营造了一种舒适、愉快、尊重和期待的氛围。过去的贡献让大家走得更近,相互的认可和成就促成了这次线下聚会的可能。

在上海面对面会谈
与会的贡献者不再仅仅是 GitHub 上的 ID;他们变成了一张张生动的面孔。从坐在一起拍摄合影到试图辨认“谁是谁”,一个松散连接的集体应运而生。这个团队结构虽然松散自由,却是为了追求共同的梦想而建立的。
俗话说: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”每一份努力都已在 Kubernetes 社区的贡献中被认真记录。无论时间如何流逝,社区都不会抹去那些闪光的痕迹。才华可以在你的 PR、issue 或评论中找到。它也可以在聚会照片中捕捉到的笑脸上看到,或通过贡献者之间流传的故事听到。
技术分享与讨论
接下来是三场技术分享会
sig-multi-cluster:Karmada 的维护者 Hongcai Ren 介绍了该 SIG 的职责和角色。他们的重点是设计、讨论、实施和维护与多集群管理相关的 API、工具和文档。作为 Karmada 核心概念之一的集群联邦(Cluster Federation)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。
helmfile:来自 GitLab 的 yxxhero 演示了如何以声明方式部署 Kubernetes 清单、自定义配置以及利用 Helm 的最新功能,包括 Helmfile。
sig-scheduling:来自华为云的 william-wang 分享了 SIG Scheduling 的近期更新和未来计划。该 SIG 负责设计、开发和测试与 Pod 调度相关的组件。

一场关于 sig-multi-cluster 的技术会议
会议结束后,播放了一段 SIG-Node 主席 Sergey Kanzhelev 呼吁贡献者的视频。此举旨在鼓励更多贡献者加入 Kubernetes 社区,并特别强调了广受欢迎的 SIG-Node。
最后,Kevin 主持了一场非正式会议(Unconference)集体讨论环节,涵盖了多集群管理、调度、弹性、人工智能等话题。有关非正式会议的详细纪要,请参阅 https://docs.qq.com/doc/DY3pLWklzQkhjWHNT。
中国的贡献者统计数据
贡献者峰会在上海举行,90% 的与会者是中国人。在云原生计算基金会(CNCF)生态系统中,来自中国的贡献一直在稳步增长。目前
- 中国贡献者占总数的 9%。
- 来自中国的贡献占总贡献量的 11.7%。
- 中国在贡献方面全球排名第二。
说明
数据来源于 2023 年 9 月 26 日云原生计算基金会首席技术官 Chris Aniszczyk 在 KubeCon 上的主题演讲。这可能低估了中国的贡献。许多中国贡献者使用 VPN,因此在统计数据中可能无法准确地显示其来自中国。Kubernetes 贡献者峰会是一场包容性的聚会,欢迎所有社区贡献者,包括:
- 新贡献者
- 当前贡献者
- 文档
- 代码
- 社区管理
- 子项目成员
- 特别兴趣小组(SIG)/ 工作组(WG)成员
- 活跃贡献者
- 临时贡献者
致谢
我们谨向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表示感谢:
- Kevin Wang,KubeCon 的联席主席及 Kubernetes 贡献者峰会的负责人。
- Paco Xu,他积极协调了场地、餐饮,邀请了来自中国和国际的贡献者,并建立了微信群以收集议程主题。他还在活动前后通过会前和会后公告分享了活动详情。
- Mengjiao Liu,负责组织、协调和推动与峰会相关的各种事宜。
我们向所有出席上海中国 Kubernetes 贡献者峰会的贡献者表示感谢。你们对 Kubernetes 社区的奉献和承诺是无价的。我们将共同继续推动云原生技术的边界,并塑造这个生态系统的未来。